“高速上不用紧盯路况,堵车时能歇口气 —— 全国首批 L3 级自动驾驶汽车要来了!”
近日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—2026 年)》明确 “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”,让 “车辆自己开车” 从科幻走进现实。按照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规定,L3级自动驾驶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。简单来说,在特定条件和场景下,L3级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完全脱手,但驾驶员仍需随时准备重新接管车辆控制权。
图片来源:工信部官网
但很少有人注意到:当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时,支撑这一 “信任跃迁” 的,除了车辆的激光雷达、AI 算法,更有一张看不见的物联通信网络在默默兜底。对 L3 级自动驾驶而言,“能脱手” 的核心是 “敢放心”—— 而这份 “放心”,正来自物联网通信对 “特定场景可靠运行、车路协同实时响应、数据闭环持续迭代” 三大核心需求的深度支撑。
根据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,L3 级自动驾驶的关键是 “在设计运行条件(ODD)下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”—— 比如上海浦东划定的 583 条自动驾驶测试路等等,这些 “特定场景” 的背后,首先需要物联网通信解决 “覆盖与稳定” 的基础问题。
不同于 L2 级辅助驾驶仅需简单的导航定位,L3 级车辆在高速路段要实现 “自主跟车、避障、变道”,需实时接收三方面数据:车辆自身传感器(激光雷达、摄像头)的环境感知数据、路侧设备(毫米波雷达、高清摄像头)的全局路况数据、云端平台的动态高精地图更新数据。而物联网通信(尤其是 5G)的 “广覆盖、低时延、高可靠” 特性,正是这些数据传输的 “高速公路”。
以量讯物联的物联网通信服务为例,针对 L3 级自动驾驶的 “高速场景”,我们已实现
重点路段信号无死角:在全国超 90% 的高速公路主干段,通过基站优化与边缘节点部署,确保车辆在隧道、桥梁等弱信号区仍能保持稳定连接,避免因通信中断导致的系统 “失能”。
L3 级自动驾驶要从 “试点” 走向 “普及”,绝不能只靠 “单车智能”—— 正如《方案》中强调的 “车路云一体化”,路侧设备与车辆的实时协同(V2X),才是解决 “突发场景应对” 的关键。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物联网通信的 “实时交互能力”。
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在 L3 级自动驾驶的高速路段,前方 2 公里突发道路施工,路侧摄像头捕捉到这一信息后,需在 1 秒内将 “施工位置、绕行建议” 同步给所有途经的 L3 级车辆。此时,若通信延迟超过 200 毫秒,就可能导致车辆因 “反应不及时” 引发追尾风险。
量讯的物联网通信服务,正是为 V2X 协同量身定制,低时延传输:通过 5G 网络技术,将车辆与路侧设备的交互时延控制在 100 毫秒以内,满足 L3 系统 “毫秒级响应” 的需求。
L3 级自动驾驶的 “安全性”,不是一成不变的 —— 它需要通过海量实际道路数据的迭代,不断优化算法。而物联网通信,正是构建 “数据闭环” 的核心通道。
对 L3 级车型而言,每一辆车在行驶中产生的 “传感器数据、决策日志、路况反馈”,都需要通过物联网通信回传至云端训练平台,用于优化下一版本的算法。量讯的物联网通信服务,在数据闭环中扮演着 “高效传输者” 的角色,通过高带宽支撑,单辆车每小时可产生数十 GB 的传感器数据,我们的 5G 网络通信产品可实现 “边行驶边上传”,避免因数据积压导致的 “迭代滞后。
当广汽、华为、小鹏等车企纷纷宣布 “今年四季度推出 L3 级车型”,当北京、武汉、深圳等地加快划定自动驾驶测试路,L3 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已不再是 “遥不可及的概念”。而在这场 “智能出行革命” 中,物联网通信就像 “隐形的方向盘”—— 它不直接控制车辆,却决定着 L3 系统能否 “看得远、反应快、跑得稳”。
作为全球IoT连接管理专家,量讯始终相信:L3 级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,是让每一次通勤都成为 “轻松的享受”。目前,我们已与国内多家车企供应商、智能基建商达成合作,从 “高速场景” 到 “城区试点”,从 “单车通信” 到 “车路协同”,提供全场景、定制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—— 我们知道,只有让通信网络 “先一步到位”,L3 级自动驾驶的 “脱手自由”,才能真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。